为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与管控工作,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再上新台阶。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4%,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聚焦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我市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涉VOCs排放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料,从源头上减少VOCs排放。目前,全市有371家涉Vocs企业实施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同时,按照应封闭全封闭、能收集全收集的原则,强化废气全过程收集,并加强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动态更新免错峰名单等手段,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水平。
针对移动源污染防治,我市通过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设备等科技手段加大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监管,实现“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模式。出台《莆田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记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机动车检测站监管,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测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
为提升环境空气监管能力,目前全市共投入运行14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基本涵盖莆田市域,可实时监测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六项全指标和气象五参数。在建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试点开展大气热点网格智能监管工作,布设12个网格43台微型监测设备,对颗粒物、VOCs污染源排放进行精准监测,形成“网格报警—现场查处—反馈提升”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同时,利用智能排污监控、在线监测预警与现场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在线监控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120家企业的用电监控设备安装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生态环境部门与气象部门共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从环境气象会商联动、人工影响天气、精细化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提升全市环境空气污染的预警、研判和应对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禁燃工作,持续抓好施工扬尘专项整治,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监管,还百姓蓝天白云。(记者 林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