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极为重要,做好国资国企工作责任重大。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突出改革创新,优化布局结构,提升监督水平,发挥党建引领,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作出的“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12条产业链,并结合实际,找准国企参与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细分领域集中投入,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策划生成一批项目,带动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落地我市,做大做强国企。2022年,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力争突破1600亿元。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细化阶段安排、明确项目支撑,将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一个一个抓好落实,一项一项做深做透。全力打通征迁、手续报批、资金等影响项目进程的堵点痛点,力争项目早立项、早上马、早建设、早投用。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2022年度预计开展161个项目建设,年度投资134.44亿元。其中,涉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36个,年度投资71.7亿元;力争国投迎宾府、八二一街南伸工程(荔二路至壶公路段)等30个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三所一中心”、妈祖医疗健康城启动区(B、C地块)等14个项目上半年竣工。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对接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确保省企对接项目工作圆满成功并取得积极实效。
三、充分发挥四个财政作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土地财政、国企财政、金融财政“四个财政”合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产业引领、城市发展。争取市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国企,增强企业的经营收入和现金流;将现有闲置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注册资本金形式注入国企,通过确权办证等方式提升其融资能力。通过市场化来承接政府性项目,建设资金由主管部门申请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给中标国企,既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收入,又避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参与土地一级市场竞拍,做大国企资产规模。参与承接县区工业用地出让并建设标准化厂房,助力企业快速投产达产。盘活不良资产,服务于12条产业链招商引资。推动建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国投集团、城投集团信用评级争取强AA+,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四、坚决完成国企改革任务。经过近段时间的努力,目前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为91%,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因此要聚焦重点难点,主动担当作为,逐个攻克、逐个解决,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确保6月底前基本完成三年改革任务。同时,要将改革重要举措和经验形成长期制度、纳入运转体系,为市属国有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修改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进一步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推进各集团内部重组整合,尽量减少机构数量,缩短企业层级。办好我市与省企项目对接会,积极鼓励市属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学习其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竞争意识。引导督促企业提高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市属国有企业竞争性资产比重,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五、提升国资国企监管水平。转变监管职能,围绕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和维护资本安全等重点,监管运营国有资本。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监管,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健全监管机制,要加大对监管制度执行、关键业务、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追究违规投资经营责任,切实加强研究、跟进督办、规范治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沉下心来抓落实,力求见到实效,确保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强化只争朝夕、永不推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断强化执行效率,紧张有序安排好各项重点工作。
六、维护安全稳定发展局面。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目前已排查出各类风险点1609个,其中中高风险249个,一般风险1360个,下一步将针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落实动态管理,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快、准、严、细、实”的要求,对公交场站、建筑工地、公共服务大厅等疫情防控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督查,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继续加大维稳、信访、法制、精神文明等工作,为国资国企健康平稳发展提升有力保障。
七、加强国资国企党的建设。深入开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活动,进一步增强市国资系统效率意识、效能意识、效益意识。坚持政治统领,要建立完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国资国企发展改革全过程。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有机统一、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运行有机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统一、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有机统一、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有机统一,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从严管党治党,突出“三重一大”决策和重点经营环节的监督,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