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我市部署推进文物“四普”

摸清不可移动文物“家底”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24-06-03 07:3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我市普查范围涵盖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据了解,开展莆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旨在全面摸清家底,及时掌握我市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基本情况和保护现状。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今年4月,我市已调集全市文博系统等专业人员参加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四普”工作培训,提升文物普查专业技能。

  此次普查中,对已完成“三普”复查,且尚未履行认定程序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区)级文物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补充认定。对确认登记文物消失的,由县(区)级文物行政部门依法调查处理。对于新发现文物,由所在地县(区)级文物行政部门开展认定。经本次普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将及时登记,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向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我市将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以全国范围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为底图,标注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关联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共享,保护传承好城市文脉,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记者 黄凌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