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近日,我市印发《莆田市营商环境支撑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对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市委“三大战略、两大支撑”工作要求,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关于推广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举措的通知》,着力强化营商环境支撑,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积极破解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制定《行动方案》。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让企业一键诉求直达、政策直享、服务直通,以数字化的监管,改善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做到信息对称、过程透明、标准规范、互动及时,让企业办事不求人、不受气、不为难,探索营商环境莆田模式,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标杆”水平,形成区域营商环境新优势,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三、范围期限
《政策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包括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管委会和北岸管委会,有效期从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具体措施有标注截止时限的除外,该措施执行至具体截止时间)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准入效能,简化企业开办登记,便利不动产登记,简化水电气接入;
(二)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探索开展产业“定制化”服务。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强化融资支持。强化就业保障。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三)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规范市场监管执法,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监管规则,提高执行合同案件办理质效,完善办理破产拯救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管理;
(四)打造亲清新型的政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机制,完善惠企政策制定实施机制,构建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
五、关键词诠释
“一业一证”改革:指优化行业准入业务流程,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一照多址”改革:指一张营业执照可以对应多个经营场所。
“四张清单”制度:指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和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
“多测合一”改革:指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各报建阶段涉及的测绘事项整合。
“免申即享”政策:指通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
货物“船边直提”:指进口货物不卸入码头仓库,而是在船边直接交给进口商(收货人)的提货方式。
货物“抵港直装”:指以出口集装箱货物向海关提前申报为基础,在港口船舶截关前直接将货物运抵码头,货物即放行并装船出口。
六、联系方式
市发改委田志宁 18206011113/ 0594-2294123
七、深度解读、延伸解读
我市《行动方案》注重结合莆田市情实际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健全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依托我市“亲清惠企平台”、“政企直通车”等平台资源,受理、办理、反馈企业家的投诉和意见建议,打造惠企平台莆田名片;二是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机制。采取“假办事、真体验”的方式,按照审批部门制定的线上或线下审批流程模拟申请,用真实感受发现存在的不方便、不够人性化之处,及时推动整改;三是探索开展“定制化”服务。突出莆田特色,以支柱产业“鞋服产业”为试点,探索开展“定制化”服务。待试点形成经验后,探索在我市十二条产业链全面推广“定制化”服务;四是强化数字赋能。以“全市一张图”深化数字政府,运用数字技术打破政务信息壁垒,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